欢迎您来到平潭网 收藏本页

专题标题:饱览平潭民风 荟萃岚岛民俗

平潭,简称“岚”,地处闽东南沿海,港澳纵横,享有“千礁岛县”之称,又称海坛。千百年来,平潭岛上民风淳厚,农耕渔织,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了独有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民风民俗。而在各类传统节日里,平潭也自的特色。本期专题就将聚焦平潭民间习俗,带大家了解地道平潭人的日常衣食住行。

专题文一:元宵舞龙拗九吃粥 细说平潭八大传统节日习俗

拗九
平潭拗九
元宵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旦,俗称“初一早”。有“初一起得早,全年事事如意”之说。午夜刚交,就有人放鞭炮。早餐,各家各户吃线面、“太平蛋”,祈求“太平如意、福寿绵长”。

  早饭后大多出门拜年,主人或主妇留在家中接待客人。出门碰见熟人,或登门拜年,则互致“恭禧”、“发财”、“拜年”等语。见来客则敬茶敬果,备尽殷勤。敬果俗呼“请吃甜’。初一晚餐,一般在天未黑前进餐,有“与百鸟归林争比早”的说法,与除夕晚餐相反。

  正月初二,平潭旧习,互不串门。传说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岁末,戚继光击溃入侵福清、平潭一带倭寇后,逃难的人们相率回家过年,初一早上见面互道恭喜、互祝平!安后,初二则到受倭害死难者家中吊唁。后来沿袭下来初二一般不串门,成为福清、平潭两;县独有的习俗。平潭解放后,此禁忌渐除。

  初三这天,人们继续探亲访友拜年串门。旧时商店、手工作坊也从正月初一放假到初三。平潭一些乡镇沿袭福清习俗“请初三”,即请新娘回娘家。头年“请初三”,娘家要设宴招待女婿和出嫁的女儿。初四是开假日,各行各业均开始照常活动。 在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前,平潭还有初七“人生日”、初九“天公生日”、十一日“上彩暝”。旧时平潭各乡镇在正月举行闹社火、做“上元”,自正月十一开始(有的正月初十开始),晚上吃“上彩饭”。许多乡镇按旧例各自规定社日做“上元”,开展文艺活动。城乡各处的寺庙,则抬出神佛巡境游行,俗称“游神”、“走轿”。这种习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消除。

  二、元宵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俗称元宵节,是旧时平潭民间最热闹的节日。其时有扎花灯、舞龙、舞狮、踩高脚、排鳌山、放烟火、烧瓦塔等活动,使“做上元”、闹社火以来的娱乐活动达到高潮。正月十五夜,城关居民有吃元宵丸(汤圆)、点长明灯的习俗,50年代后此习俗已不多见。 平潭传统民俗节庆

  三、拗九

正月二十九日是正月中最后一个逢九的日子,故称后九节。后九,又叫“拗九”,也叫“孝九”。是日,家家包“拗九丸”,即用薯粉和熟番薯混合舂成有弹性的粉团,内包以糖馅,或海鲜、肉、菜等荤馅,捏成“烧卖”形或饺子形,或蒸或煮,于后九节合家当早餐。旧时城关有的还煮“拗九粥”(粥中加花生、红枣、瓜条、龙眼肉、糖等)。平潭还有“过九”的习俗,家中不论男女老幼,岁数逢九的叫做“明九”,岁数是九的倍数称为“暗九”,不论“明九”或“暗九”,届时由亲戚请去吃“拗九粥(丸)”、“太平面”等叫做“过九”。如一家之中有两人逢九,往往要邀请亲友中一位逢九的过来凑成“奇数”,以示吉利。有的地方,后九节过三天(至农历二月初二日)还要做“二月二”,叫做“拗九仔”,继续包“拗九丸”,或吃完“拗九节”剩下的食物。

  四、端阳

  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阳节,亦称端午节,俗称五日节。福清、平潭两县流传一首民谣,把端午节习俗内容概括为:“初一钉菖蒲,初二起糅垛,初三煎面饼,初四做节仔,初五晒午时,龙船赛起来”(起糅垛,也有地方作“浸糅箬”)。端午节煎面饼也是融岚两县独有的传统习俗。旧时平潭城关一些祖籍福州、泉州的居民,仍沿习包粽子。遇有新丧的人家不能煎面饼,由邻里或亲友赠送,丧家则回赠红糖。

  五月初五午时吃过节饭,家家喷雄黄酒,还要在小孩的耳朵、鼻孔、额头等地方涂上雄黄酒。家中被帐、冬季袍袄都要搬到户外或阳台上晾晒,叫做“晒午时”。小孩子过节还要挂上香袋(内装山萘、丁香等中药材),意在解毒避邪。端午节,女婿要给岳家送礼,称为“分节”。

  旧时端午节期间,平潭潭城港内,常举行赛龙舟活动,俗称“扒龙船”,观者如堵。60年代后,竹屿口堵港,此风俗随之消失。 七月初七,乞巧节,平潭俗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按旧习,这天夜晚未婚女子要陈列瓜果七碟供奉天地,取绣线闭目向天默祷,穿针乞巧。有的姑娘则陈列自绣的精美绣品,如绣鞋、帐眉、枕套之类,供姐妹们评赏。民间保留煮汤圆习俗,意谐“团圆”。

  五、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亦称仲秋节,是民间传统的团圆节,所谓“天上月圆时,世间人团聚”。合家团聚欢度节日,在外办事的人,都想法回家过节,赏月吃饼。旧时大人哄小孩,赏月如获“月华”,则终生幸福。旧时节日夜晚,城乡往往组织“盘诗”活动,有些街庄还烧瓦塔、放燃灯(孔明灯)。民间信女,则在神佛面前焚香默祷,然后亲自或遣小孩到别人门边墙角偷听人家说话,把听到的第一句话作为判断吉凶的根据。这种叫“听香卦”的陋习,实属无稽可笑,但中秋吃月饼赏月的习俗仍保留至今。

  六、扫尘 扫尘,俗称筅堂,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年底之间举行。逢单日任选一天,家家捆扎竹帚,打扫住宅。旧时平潭一些人家沿袭福清习俗,筅堂这天都要煮一餐猪血番薯粉当午餐。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可将筅堂时吸人体内的尘污清除干净。

  七、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传说此日灶神要回天庭述职,主人家置灶糖、灶饼给灶君、灶妈送行,故又称“送神”。至次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则置香烛果品,贴新灶君图,迎接灶神回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多贴春牛图,或贴灶君联,依俗祭灶已不多见。

  八、除夕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俗称“三十盲晡”、“做年”。腊月二十日起,就开始洗扫厅堂,整理房舍,准备年货,张贴春联。远在异地的亲人大都回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年前各家清结往来债务,一般不许欠债过年;若拖欠过年,有正月不讨债的惯例。各商店、作坊歇业过年,要将工具、用具用红纸签封贴,称为“封秤”、“封斗”、“封刀”、“封算盘”、“封尺”、“封锤”等等。店里伙计、账房先生结算工钱,店员可以得到老板红包,而学徒只有较勤快的才能得到东家一点“压岁钱”。年前女婿要向岳家送年货,谓之“送年”或“分年”。新婚头一年礼仪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猪蹄一副,线面5斤,还有五荤五素十样礼的讲究;第二年以后,“分年”礼仪件数不拘。有的地方要待生孩子后才开始“分年”,但大多数是结婚后就开始。

  过去,平潭有贴带白联头春联的习俗。相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除夕,倭寇入侵福清、平潭,人们贴过春联后逃难而去,待戚继光击溃倭寇后才陆续回来。为了表示对不幸蒙难者的哀悼,丧家均改贴素联(多为绿色),亲朋戚友则在红联上加贴白联头示哀。 除夕夜,一家老少围坐一桌吃团圆年夜饭。年夜饭的菜肴要凑成双数,取福寿双全之意。有的亲人出外未归,则多置一副碗筷、酒杯,表示与未归人一起团聚的意思。饭后,长辈要向未有经济收入的晚辈分压岁钱;主妇要装岁饭、煨“火母”(留火种),切好大年初一要用的蔬菜、鱼肉等食物;要添油点守岁灯,然后合家守岁至天明。80年代,大多数人家围坐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至零点钟声一响,便燃放鞭炮,喜迎新春。

专题文二:揭秘平潭婚嫁:婚前一夜“闹厅晡”新女婿回门得“压桌”

婚庆
婚庆

旧时,男女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结婚,手续十分繁琐。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步骤,叫做“六礼”。由于娶亲要花大笔钱,农村、渔区有的无力娶亲,往往以姑换嫂,叫做换亲。童养媳和早婚现象相当普遍。

纳采

旧时男女双方订婚后,接着要“请期”,预议聘礼。男家若准备当年迎娶过门,就须知会媒人通知女方亲家,名日“乞亲”。征得同意后,便可“送帖”。男女双方及各自父母、祖父母的“生辰八字”开列清楚写明庚帖进行“合婚”,并根据合婚内容择定结婚吉期(基督教徒只避礼拜天)。50年代后,大多数习俗已经革除。但其中纳采一项尚沿习至今。一般在婚礼前三天纳采,称为“送三日礼”。送礼办“礼担”,视男方经济力量而定,丰俭不等。除“礼担”外,还要办“妈担”(女方祖母)、“洗屎担”、“叔伯肉”等额外礼项。女方收取部分礼品,同时留下猪蹄让男方带回,结婚日挂在男方的大门内上方。男方在结婚前一夜,要备简单酒菜,招待近亲叔伯姑姨兄弟姐妹,厅堂贴舅联、挂贺联,此夜称“闹厅晡”。旧时此夜还延请吹班奏乐助兴,现已少见。

迎亲

结婚日新郎到女家去迎亲,民间叫做“邀新人”。女方则请三两位未婚女郎为伴同到男家,新郎迎新娘到家门口。男方放鞭炮迎新人.由一位“福寿双全”年长女性或雇请的喜娘(俗称伴房妈)扶新娘进门,举行鞠躬等简单文明仪式。 关新人房 旧时新娘进门,新郎家预先选派一位聪秀男孩候在门口,接过嫁妆中的新马桶,俗称“掼(提)马桶”。男孩提着马桶先进新房,和早待在房里的其他小孩一道把新房门关上。此时,新郎要分赠香烟、糖果(甚至红包),方肯开门。在旧时,平潭农村或渔区,新郎、新娘拜过祖先和父母(翁姑)后,由喜娘前导引入新房。同时,喜娘唱起《拍房门歌》、《撒罗帐歌》等婚礼喜歌助兴。新娘在房里坐床后还要坐米桶,意寓新娘过门后稳坐粮仓丰衣足食。

回门

旧时,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就派人(大多数是新娘弟辈)请新婚夫妇回娘家。平潭人称归宁,也叫请回门或“请头行”、“请三日”。50年代后期,逐步改为结婚次日就请回门。这天由女方父母设宴款待女婿、女儿。平潭习俗,开宴时,席前捧出蛋面,让新女婿用汤匙切开煮熟的鸡蛋后方始开宴。举行回门宴多在下午或晚上,新女婿为上宾。陪伴的多是女方亲眷,席间由女方家长向女婿逐一介绍亲眷身份、称谓。宴会后,新女婿除回门时要带“果子包”(多是糖糕饼)分给众亲眷外,还要封一“红包”压在自己席位桌上,俗称“压桌”。按平潭旧例,回门宴结束,新女婿即可回家,女儿要留娘家住满一个月后才回去。现在此俗已改,女儿、女婿若路远则在娘家住一夜,路近的夫妇宴席结束即双双回家。

专题文三:从服饰到饮食 探寻地道平潭人的日常衣食住行

平潭除夕美食
春节早餐
春节早餐线面
石舂臼

  1.服饰

  旧时,平潭男女分别上着对襟和大襟的粗布衣,袖宽,衣长到膝;下穿带有裤头、宽大而长至足踝脚口的裤子。老年妇女穿筒裙。渔民多穿一种裤腰绣有棱形网状松紧格,裤脚宽大的“拢裤”。富室男子穿长衫、马褂,头戴珠帽或礼帽。未婚女子穿裤子,不穿裙子。在部分岛屿及苏澳、平原一带,沿袭福清、长乐服饰,已婚妇女穿红裙配紫衫或蓝衫。塘屿妇女服饰则类似兴化。女人婚后丧偶,则不穿红色或花色鲜艳的衣、裙、裤。前3年守寡,须着青衣、白裙,3年后改为青衣、青裙,裙子须遮住鞋面。

  民国时期,中山装在城镇和知识界中开始流行,一些商人和读书人还穿长衫和短唐装。

  妇女穿棉布长衫(仿旗袍式)的也不少。大、中学男生中,除穿学生装、中山装外,也有的穿西装;女学生穿学生裙或旗袍式衫裙,也有穿旗袍。从50年代后期起,中山装、青年服(女式“列宁服”)、军式便服十分流行。“文化大革命”期间,草绿、黄、灰军式便服风靡全县。80年代,时装更加多样化,过去斥之为“奇装异服”的各式衣裤,逐步占领市场。人们开始注重样式、色泽、质地,时装表演也受到欢迎。青年男女更加注意服装的流行趋势,在穿着上追求个性,追求变化,体现开放、宽松的时代意识。

  2.饮食

  平潭人每日进三餐,一般早晚为稀,中午为干。旧时,不是劳动季节,大多地区平时三餐皆稀。主食为番薯(含薯片、薯米),大米多在城镇居民配食,乡下人家除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亲友外,平时不轻易食用大米,遇上荒年歉岁,只好过着“三片薯于一碗汤,半年糠菜半年粮”日子。80年代起,大米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的主粮,番薯及其干品反而成为人们调换E:I味的“副食品”。平潭百姓的副食品主要是干鲜海产品、肉类及蔬菜等。旧时民间多以小杂鱼干或用小三角鱼等腌制的“咸鲭”及萝卜制品等作为佐餐菜肴。El常佐料为酱油、虾油、味精和少量的糖、酒、醋。味精是50年代后才逐步普及,过去非大宴席一般不用味精。

  民间菜肴荤素兼有。除了僧尼及极少数戒斋的佛教居士外,绝大多数人荤素兼食。普遍喜食海鲜及鱼鲑干品,肉类以猪肉为主。城乡小康家庭,饮食讲究营养,食物逐渐由粗食型转变为以鱼、肉、禽、蛋和细粮为主的细食型。

  除传统食品外,平潭还有许多特色食品,如鱼丸、鱼面、鱼片、鱼卷、鱼饺等。地方风味小吃除与福清、福州相似外,还有焖薯粉、煎赤尾饼、薯粉黼、薯粉丸、薯粉面等。

  各类宴席档次,自80年代后日益提高。宴席以闽菜系为主,加上地方特色菜肴,以海产品的鲜度和品种繁多取胜。酒宴一般为四热盘、十大碗(或八大碗)、四点心(或两点心、两甜汤)等,菜肴一般均达10种以上。不同酒宴有不同规格,不同菜肴。丧事宴席一般不喝酒,祝寿酒宴少不了太平蛋。   平潭渔民素喜喝白酒,年轻人与城镇居民喜饮啤酒,农村老年人则钟情于地产的番薯烧或糯米冬酒、玉露酒等。茶是日常饮料。一般劳动者甚少有饮茶习惯,口渴时多喝开水或盛夏饮草药凉茶。旧时平潭消暑饮品有“草燕”、”酸梅汤”等,现已少见。进入80年代,各种可乐、果汁、矿泉水、咖啡以及洋酒充斥市场,饮料的丰富,显示着平民百姓生活水准的提高。

  3.住宅

  平潭民居,以花岗岩建筑的石头房屋为主。渔区农村传统四扇式房屋居多。唐宋时期,民宅以乱毛石砌成的单层低石屋和“排厝”为多。排厝以两间连、三间连占多数。明清时溯,出现砖石结合或粗加工石料建筑,排厝问数和排联数增多,屋顶用拱形瓦片铺盖,上压乱毛石以防大风掀瓦。有的瓦片粘以灰土,称为“钢槽”。清代中叶以后,除单层平房、排厝外,开始出现四扇房,或四扇两落两附堂、四扇三落厝、合院式房屋及少量六扇厝。此外,少数官宦、富户房屋结构比较讲究,潭城镇詹、江、卢、陈、黄、孙六大家住宅’其建筑风格颇具特色。

  清初,县城右营、后围一带屯兵营房则是另一种模式的石头房,称为“竹篙厝”。其构式系单门直进,依序为前天井、厅堂、住房、后天井(或后房);前有大门,后有后门,厅两边各有左右小门;硬山屋顶,石墙结构(少数为木石竖扇),鱼眼天窗。这一构式的特点是:数十间连成一排,犹如碉堡、地道,若遇非常情况均可相通,利于游击战斗。后来民间仿此建房,从而成为平潭海岛特有的一种民宅模式。

  四扇厝以单进四扇房为主,在平潭渔区、农村比比可见。其构式与福清等邻县的四扇房略有不同。其布局是左右两房中为厅堂。左右两房又分前后房;厅分前厅与后厅。后厅或作厨房、杂物间、仓库,或用于放置渔、农生产用具。后厅与大厅之间有薄墙相隔,两边有小门相通。这种四扇厝多数无书院、天井,系硬山瓦屋顶,乱毛石压瓦,不留风雨檐。多数人家一时筹资不足,无法把四扇厝一次性落成,大多先盖左边房或厅,或一房一厅,余下的房址出现“虎齿墙”,俗称“留码头”。此种式样为全国少见。

  平潭建筑民宅有一些不成条文的习俗规范:不能面对面建屋(城镇街道例外),避免两家大门正对;后门避开与后面人家大门正对;左邻右舍地基要基本一致,楼层高度相同,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人民生活提高,城乡新居林立,古旧模式民宅逐渐淘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大批出现,且美观、适用。套间式商品房的不断增加,进一步改善城乡群众的住宅条件。

  4. 用器

  明清时期,海岛百姓生活艰苦,生产和生活用具也极为简陋。取火用石镰打击,照明点食油灯,饭碗多是粗瓷大海碗或陶罐,洗脸用木盆(俗称面桶)。劳动者常年打赤足,晚上洗脚后,才拖上一双粗制木屐。逢年过节才能穿上一双布鞋或土制车胎底鞋。妇女小孩也多穿自己纳缝的布鞋。粮食加工用石杵、石磨、石碾、石春臼。雨天下地、讨海穿蓑衣(平潭用棕制的叫“棕蓑”),戴斗笠。一般平民百姓家中的用具和摆设都很简单,多是竹木制的粗笨家具和用器。餐桌多是四方木桌,称为“八仙桌”;椅子多用“骨排椅”、长椅条。有钱人家才有红木精制的家具,如太师椅、茶几、漆桌、箱、橱、柜、台、日民床等。民间床铺多用杉木或松木板锯成的铺板(需单数),两头垫以长椅条,上铺草席,冬季垫上稻草编成的“草荐”。夜壶和马桶,是家中必备的男女卫生洁具。厨房内有以石头、土坯、砖块砌成有烟囱的灶,多留风口,鼓风用长方形手拉风箱(俗称“风柜”)。煮饭用铸铁锅、木板锅盖。民国时期,用上洋油(煤油)、洋火(火柴),有钱人点上带玻璃罩的“美孚灯”。办喜事、演戏照明用汽灯。

  至于生产用具,渔网旧时是用苎麻织的,要染上红柴(荔枝木之类)汁或薯莨等,人海水浸泡才不易腐烂。船上绳缆多系棕、麻加工而成的。渔船多是单桅木质“海山鼠”、“艋槽,,之类。小庠岛一带近海定置网用大圆木桶(俗称腰子桶)当船作业。

  农村运输用的是笨重木轮牛车。生产用的粪桶、粪勺、戽斗都是木制品。其余畚箕、窝筐(葫芦形篓)、扁担、草扒以及渔村的浮筒、箩篓等多是竹制品。渔区、农村的陶制缸、瓮也多是兴化(今莆田)产品。

  平潭民间还有一些独特的用具、用器,如用鲎壳加工制成的厨房用器“鲎勺”;锄花生草用的呈三角形的“花生耙”;剥海蛎用的“蛎铲”和挖蛎肉用的“蛎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镇、渔农村经济发展,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用具、用器也不断改革更新。土砖灶多改成瓷砖、水泥砌的灶台。60年代后,煤炉子逐渐普及,后来城乡部分家庭用上石油液化气灶具。厨房炊具、用器多系钢精、铝制品和细瓷器。家用电器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的木屐、鲎勺、木质面盆等用器,已成为历史陈迹。

 5.行旅

  平潭岛四面濒海,岛民大部分靠捕鱼为生。渔民出海捕鱼,妇女在家织补渔网、操持家务。除渔民外,还有一部分依靠海上运输为业的船民。讨海运输靠船谋生,由于渔船设备落后,行船常遇海难,故平潭有“行船走滩(暗礁)三分命”之说。因此渔民极为爱护船只,视为圣洁之所在,不允许女性上船(渡船例外),甚至不允许女性跨越绳缆、橹篙和晒在沙滩上的鱼网等。为保证行船、讨海安全吉利,旧时,农历七月二十九日要举行“祭海”。农历每月初二、十六两天,要备供馔、香烛、纸箔,或面向大海,或到妈祖宫、龙王庙祭祀。50年代后此俗渐除。80年代后期,旧俗复萌,不少船上供有妈祖、龙王等海神像或牌位。

  渔、船民还有许多忌讳,行船途中遇有漂浮的尸体,不能避开,要想方设法将其打捞上岸,并依俗买棺安葬。行船时,看到沿岸的塔,甚至灯塔,均不能直呼“塔”或“灯塔”,因“塔”与“塌”谐音,故避而称为“尖公”。此外,船上摆饭菜用的簸箕,要叫“月桌”;吃鱼时忌把鱼翻身再吃;洗碗时忌碰击出声,筷子不能整把搓洗等等。不能坐在或躺在甲板上而把双脚伸入舱中。修船或新造船时,特别注重船目“点睛”、“开眼”,过年或新装修船只时,要在船目(俗称龙目)贴上“龙目光彩”、“乘风破浪”等红联。

  50年代以前,平潭岛上没有一条可供车辆通行的道路,陆上行旅一般靠步行,官绅外出多乘轿、篼(滑竿)或马匹代步。民国时期,县城有专业“轿班店”(轿馆)4间,备轿出租。最盛时有轿25顶。

  群众、商贾出门远行,旧俗要查看历书,择日动身。行前,在家中要吃“太平面”,亲友设宴饯行,以祝一路平安;回来后则设宴接风,以慰旅途劳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门看历书、择吉Et及饯行、接风等习俗已不多见。轿、篼逐渐淘汰,代之以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城乡道路通达,行旅称便。

  6.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平潭人讲的主要是“平潭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普通话的积极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场合越来越宽广。现在教学、会议、办公甚至交际场合,平潭人一般也使用普通话,而方言多在生活用语中出现。

  平潭话属于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系统,与福清话相同。县境内通行平潭话。南海乡的塘屿,因靠近莆田,这一带居民多说莆田话;还有少数村落,通行闽南话,如流水的后田、中楼的韩厝、澳前的龙山等。   平潭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方言词汇和俗谚、俚语,其中渔谚、农谚及时令、气象谚语更是丰富多彩。平潭是以渔为主的县份,渔谚中以通俗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海岛渔家对捕捞对象的认识,对生存环境的体验,和对创业致富的渴望,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五月五,蟹仔做新妇”、“立夏黄瓜满街下”、“六月鲎,爬上灶”、“七月江,吃不空”、“白露秋风过,壳石不进厝”等渔谚,反映不同季节的海产品盛衰情况。再如“塘屿紫菜饼,皇帝办酒请”、“东庠金蟳,世上难寻”、“霞屿蛏、东屿蛤”、“东庠虾米,好味不可比”等渔谚,则形象地宣扬了平潭的特色海产品。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还创造了大量的歇后语,许多高度归纳的经验哲理,通过言简意赅的通俗语言表达出来,成为久传不息的语言结晶。如“驼背做小旦——吃力不好看”、“拾猪粪打伞——又臭又扳(威风)”、“眠床下踢毽——平平高”、“瓮里打拳头——有力无处使”、“粪池边石头——又臭又硬”等歇后语,无不生动风趣又富于哲理。

专题文四:平潭丧葬习俗:出嫁女儿缝制寿衣 儿子百日内不理发

平潭葬礼
葬礼
丧葬习俗

平潭民间素把丧事称作白事(与婚嫁等喜事相对而言),包括立喜寿、筑坟到出殡、人葬、伏山等内容。

  一、立喜寿

  为上寿老人预制棺木,平潭俗称“立喜寿”。立喜寿时,寿板上要贴红联,悬挂红布、红筷子;已出嫁的女儿要买蛋、面祝贺。有些地方,制作棺木工钱还由女儿负担。

  二、出厅

  上寿的老人在弥留之际要从卧室移到祖厅或家中厅堂,俗称“出厅”,亲属要陪伴守护。在异乡的亲人,也要尽可能赶回来与之见上最后一面,聆听遗言。若老人在外面逝世,来不及在死前移到祖厅,一般不举行出厅仪式。未上寿者逝世,俗称天寿,无资格举行出厅仪式,只能在屋J'l-II~时搭简棚,置放遗体。

  三、入殓

  死者临终时,亲属要为之梳头、更衣、穿鞋、戴帽。死者穿的衣服称为寿衣,寿衣一般由出嫁的女儿缝制。平潭习俗穿寿衣、裤要单数不能双数,忌穿毛类。旧时死者脸蒙白纸,眼盖铜钱,此俗已渐革除。人殓时,长子抱头,女、媳、孙等抱腰、膝、脚。入殓后,儿女子孙围绕柩前哭泣,然后男先女后,各执白蜡烛,向左绕棺三圈,再向右绕棺三圈,俗称环棺。最后亲属再睹死者一面,然后盖上棺盖。环棺是一种向遗体告别的仪式,不同于道士“牵桩”(牵药师)。入殓后,要把死者生前睡过的枕席之类放在路旁焚烧。

  四、出殡

  平潭民间丧事中以出殡为最大的事项,多在上午举行。出殡仪式由较有声望的人主持。旧时殡礼司仪由职业礼生担任。50年代后殡礼从简,多开追悼会,不举行祭奠仪式。80年代始,逐渐恢复旧习,聘请礼生司仪,恢复“发引”、“叩拜”等仪式。出殡前,家人亲属先在灵堂哭祭,子女儿孙按俗例披麻戴孝,依次在灵柩前跪拜,亲友行三鞠躬礼,然后起柩出门。追悼会一般由部门、单位领导人主持,致祭文或悼词;农村、渔区多由村委会代表致悼词。随后孝男、孝妇及亲属向亲友拜谢。亲友们有的在灵柩出门后或在路途中等候停柩再祭,叫做“路祭”。出殡队伍前一般是黑布白字的横幛为前导,接着是亲戚朋友送的花圈、挽幛和札魂轿(内置遗照)。孝男孝女扶柩跟在魂轿后面,接着是乐队和亲友族人等送葬行列。’出殡沿途放鞭炮、撒纸钱。送葬的亲友到大路口,接受孝男孝女谢孝之礼后,便可离开。但丧家子女、亲属须送灵柩到坟山。路上逢沟过桥,孝男都要对死者大声嚎叫:“现在过桥(沟),顺顺通过!”既表哀痛,又可提醒抬棺者注意路障。

  五、安葬

  灵柩送到墓地后,依俗要按时辰进葬。进葬一般选择涨潮时间,寓意后代子孙能如潮水般兴旺发达。有些村俗,进葬后丧家孝男(长子)要引亲属绕墓左右各转三圈,边转边向墓上撒少许泥土,以示向死者作最后告别,也叫“环棺”。然后,覆土掩埋或封闭墓门。

  六、回龙

  安葬完毕,出殡队伍将白色灵旗(幡)换成红彩旗,亲属脱下孝服扎上红头绳,埋葬死者的工具都贴上红纸条,然后孝男或长孙捧遗像列队返回,俗称回龙。回龙队伍一般不走来时路。回到家中挂上遗像后再举行祭灵,由长者率全家向遗像跪拜或鞠躬。事后,丧家备酒宴酬谢参加吊唁和送葬的亲友,这餐酒席在旧时叫做“出山顿”或“下山饭”,泛称“丧酒”。

  七、伏山

  葬后次日,丧家要到坟地烧纸钱祭奠和培土,做最后整理墓地的工作,俗称伏山。到此丧葬活动才算结束。

  是年农历除夕,丧家一般不贴春联(可贴绿色守制联),不参加正月拜年庆贺活动。端午、七夕、冬至、拗九诸节不煎面饼、不包jI铂}、不做拗九丸等食物。

按平潭旧俗,丧家嫡系亲属都要戴孝,儿子及媳妇必须服孝3年,儿子在百日内不能理发(俗称“留百日”);女儿周年可以脱孝,换上吉服;妻为夫须服孝3年,夫为妻一年后就可脱孝。现时一般百日即脱孝。

专题文五:平潭民间分家:父母主持长辈裁决 长孙可分家产

平潭民居
门口石舂臼

一、做寿

  凡年满50岁的老人在每年生日时,已出嫁的女儿均应给做寿的父母送蛋、面、猪脚及衣物等祝寿礼物。平潭有“男做九、女过十”的旧习,即男性的生日(做寿)要提前一年做;女性则逢十做。遇到逢十寿诞尤为热闹。祝寿事宜均由儿女操办。寿诞前,凡已出嫁的女儿都要筹办寿礼饼,分发给娘家亲戚朋友。亲友接到寿礼后,就备红包、红烛、鞭炮、寿面等礼品,在做寿那天前去拜贺,有的还送寿屏、寿匾、寿轴等礼物。旧时,女婿、孙(侄)女婿须送寿桃(多用面粉制成桃形包子代替),取意蟠桃献寿星,祝福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主人家要挂寿幛布置寿堂,有钱人家还张灯结彩、贴寿联等。做寿人家设家宴庆贺,富户还大办宴席招待来客。祝寿时,上寿的老人端坐厅堂接受子孙和亲友拜贺。

  二、满月、周岁

  妇女分娩坐月子,平潭叫做“坐月底”。这段时间外人一般不能进产妇房间。旧时,门前贴红签,生男贴“弄璋大吉”,生女贴“弄瓦大吉”,俗称“禁冲”。

  产后14日,俗例要报喜,即由添养孩子的人家向亲友分送红蛋和一碗线面(后多改为分喜糖),亲友须在满月前给产妇回送鸡、肉、蛋和线面等礼品,民间俗称“送月”。满月时,娘家要送童衣、童帽和摇篮等礼品给小孩以示祝贺,旧时娘家还要送“满月饭”。孩子满月要设宴款待贺喜的亲友,叫办满月酒。宴后,给亲友分赠红蛋,表示大家同喜。

  小孩周岁时,平潭习俗要“做周”。外婆家要送小孩衣裤,有钱人还要订制银质“天官锁”和手镯、脚镯之类给做周的小孩。同时,设宴招待亲友。

  报喜、送月、办满月酒等习俗,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只限于添养男孩。50年代后,提倡男女平等,除少数人沿袭旧习外,大多数人家生男生女都不分彼此同样操办。

  三、分家

  分家一般由父母主持,或请娘舅和族中长辈作裁决人。俗例长孙以小儿子看待,可分一份家产。分家时多把家庭的债权、债务划归每个儿子名下,老人赡养也同时议定。分家后,亲戚送来线面、鸡蛋等礼品;娘家依俗则送碗、筷等给女儿、女婿,现在体面人家送整套厨具,俗叫“办压贺”。

  四、上梁 建屋在平潭算是一桩大事,上梁时,要宴请工匠及亲友,叫做“上梁酒”或“评架酒”。此日亲友多送喜幛、贺礼。主妇娘家要送一对上梁红灯和红布袋(内装五谷),挂在大梁(中脊梁)两头,以示吉利。大梁上还要贴喜联、挂红彩。

专题文六:正月二十九吃“后九丸” 揭秘平潭后九节由来

灯牌蛇
闽剧表演
藤牌操
拗九

  农历正月二十九日,平潭家家都沿习过“后九节”,年龄逢九或九的倍数的,都要享受“过九”待遇,或被亲戚请去过九,吃“后九丸”。

  传说,平潭古代有一位老汉,老伴早故,身边只有一个儿子,父子靠补网度日。不料老汉被人诬告杀人劫财之罪,受严刑拷打,屈打成招,被打入死牢。

  儿子由乡人凑些东西去探监,好东西都被狱吏留下,老汉根本无法吃到。将近过年时,一位刑满释放的村里人,见到老汉的儿子,大骂其不孝,说老汉在狱中饿得只剩下皮包骨。老汉儿子才知道平时送去的好饭菜,都被狱卒截留吃掉。

  不久听说老汉将被处斩,邻居们又凑些东西想送给老汉吃,儿子怕又送不到,就想了个办法:将糖枣柿饼等捣成酱泥,外面再沾薯丝、饭渣,显得难看。果然瞒过狱卒,老汉在狱中才能吃些饱饭。

  挨到正月二十九这天,老汉的冤情经巡按复审,查出凶手是原告,偷了老汉的补网刀陷害他。最后真凶伏法,老汉无罪释放回家。 陈说前情,才知儿子是个孝子。当即,有人提议把二九这天定为“孝父节”。老汉那年又刚好五十九岁,得以消灾脱险。后来人们便以“过九”方式,求得消灾保平安。

探秘民风民俗:除夕夜平潭为何通宵点灯?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除夕总是通宵点灯,长大后才知道除夕夜的灯光来源于平潭的一个习俗传说,通宵点灯,以保平安。

  明朝时,倭寇屡犯海坛,闹得渔家无处安身。一年除夕傍晚,一个叫阿金的渔民,坐在门前唉声叹气,吃粥当年饭。这时,一位鹤发童颜、衣衫褴褛的老人路过阿金门口,向他讨碗粥充饥,阿金妻子尚在犹豫:家中四口人过年连稀粥都吃不饱,而阿金二话没说把老人请进屋里,端碗粥给他喝。

那位老人喝完粥,取出一粒药丸,把它碾碎,分撒在阿金全家四口的碗中,叫大家快把碗里的粥喝掉,说是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家半信半疑,阿金叫妻子把粥喝下,不一会儿,全家人倒地大睡,老人把盆罐碗碟砸个粉碎,撒满屋里,又把油灯点亮,然后离开阿金家。

那夜,倭寇趁人们过年上岛偷袭,逢人便杀,见物就抢就砸,然后电灯为记号通知同伙,这家已洗劫过了。倭寇来到阿金家,见屋里有灯光,推门进去,只见盆碎罐破,人躺地上,便转向别家。次日,大年初一早,阿金一家人醒来,到村里一看,见状大惊,昨夜家家户户都遭倭寇掠夺惨杀。这时阿金恍然大悟:昨夜那个老乞丐定是神仙下凡,救他们一家。从此,海岛人家沿习除夕通宵点灯,以保平安。

新闻财经台湾房产旅游图库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法律声明|网站导航|广告服务|内容地图|采购招标

版权所有【平潭网】平潭综合实验区传媒中心 闽ICP备14021737号-1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50601号

平潭网 www.ptnet.cn 技术支持 升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