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好平潭”主题有奖征文来了!
  《蓝眼泪》
  作者:林梦婷
  夜幕在所有生动的真实过后拉下帷幕,淡淡的云气弥漫天际,时不时遮住天边那轮清朗明月。微风袅袅,透着一股咸湿的温柔。薄雾空蒙,恍若春天的入口。一阵风追逐着一阵浪,潮水起起伏伏,泛起纯白的浪花。
  一眼望去,那湛蓝的精灵舞出大海一切静好的花样。或如书家,蘸着风云的墨,时而小楷,时而狂草,让人默读。又似时光的泡沫,在脚下不断地消逝。此刻,又仿佛以散步的心情,赶着同优雅的月光约会。
  一朵朵浪花闪烁着汹涌的蓝色幽光,恰是漫天繁星融化在海面,汇聚成一片浪漫仙境。
  就让酿春的心情在这片深邃的海上安放,在这惬意又美丽的梦幻中,不回首,再出发。
  《蓝色眼泪》
  作者:陈力成
  在东岚的这场旷世流连
  白昼顷刻间幻化成黑夜的模样
  海岸线在坐标上无限延展
  涌动的惊喜袭来
  无意泄露成蓝色的眼泪
  

 

  

  黑色使者慷慨布施人间
  在它的存在之后
  星空不会无缘无故地坠落
  带不走的一场旧梦
  情至深处的一次落泪
  在麒麟的触角举行庄严的仪式
  游人轻轻采撷,或是朝拜
  萦绕着微不足道和弥足珍贵
   
  时间的界限已然模糊
  在此刻
  波涛和汹涌也不再手中流淌
  每一个海滩,纵横漫步
  消失在光年的无尽里
  我已经与它们缔结盟约
  无休止的纯粹未尝不可回荡
  在岁月的渔歌号子里轻轻回响
   
  我在徘徊,我在追问——
  这场修行的主题
  是否关于海的迷茫与深邃
  蓝色的眼泪不会作答
  只留下依旧的涛声
  在海天之间盛开
  《蓝眼泪》
  作者:妍惜
  那是偶然想起
  一片月光的过往
  让你的一滴打转的眼泪
  在眼角不经意掉落在海里
  

 

  

  刚好
  一群遥远而来的朋友
  遇见一群活泼的鱼游过
  他们把你所有的伤感
  铭记在大海的每个角落
  

 

  

  人们在夜幕中逐光而行
  大海翻滚的浪花里
  透出蓝色的幽光
  都说那是大海的眼泪
  《与风嬉戏》
   ——北部生态廊道即景
  作者:丁小玲
  风在青翠之间
  漂流着鲜美的清香
  一尘不染的海子
  又调皮了一季
  那个与烟雨共舞的路径
  驮着世间的温暖
  明媚了谁的容颜 
  

 

  

  太阳终究是匆匆渡过无数次西山
  岁月也裹挟着永无休止的目光
  尽管四处都是诗和远方
  却还在与风儿嬉戏
  你也想和风儿嬉戏
  那么
  就让心灵从这里出发
  平潭赛尔双语学校九年级3班 高圣涵
  我该怎么向你介绍我所爱的这座岛屿呢?
  这里有四季不变的大风,吹过八月的森林,在十一月的海浪上起舞。它也曾轻柔地抚开四月的花瓣,却在夏季的热浪中,积蓄着力量,裹挟着鼓点般的雨滴,发怒似的撞向岛上的高楼,发出阵阵雷鸣,控诉着自己的不平。不过,转而又像个孩子一样,散开满空的晴,展露出云朵下肆无忌惮的蓝。
  我深爱着这风,它不像江南的风,温温婉婉地拂着,带来一片烟雨与遥不可及的薄雾;也不像北方的大风,凛冽地吹过一季春冬,给万物盖上一层冰雪的盛装。它呀,是孩子脸上多变的表情,时而笑笑,时而闹闹,而不变的是它内心的纯洁与真诚。它呀,是可爱姑娘飘荡的裙摆,荡漾着你我的青春。它呀,更是这座岛上每个人的心灵,是我们的狂野与浪漫,生命与热爱。
  怎样?试试拥抱这风吧,张开你的双臂,做一个陶醉在风里的人。
  再谈谈这里的海吧。碧蓝的波涛,涌起、落下,弹出一首首海的华尔兹。漫步于海边,风带来海的腥香。就这样走着,仿佛在与大海亲吻,仿佛在做一个世间最罗曼蒂克式的梦。而这梦,并不会醒。如果,你准备好了,那么就在夏日的晴空里,扎身于这能够淹没一切的浪潮中吧,让整个人都化为浪潮,随海一同涌动。
  我也深爱这片海。常常骑着自行车,沿着环岛路,顺着山势骑下,在阳光倾泻下柔软光影时,抬头望海上醉人的波光。那缥缈的碧蓝好像没有界限,向远方漫行着,一直连到天边去。我想,海的“最浪漫时”是在日落时分,当太阳昏昏沉沉地坠入地平线,朝海的方向看,看天边的晚霞,与海浪一齐泛着斑斓的紫与红,最后由浪潮携云,把最后一抹橙光给吞噬。天、海、风,霎时就成了黑。
  这儿的人最是让人感动。他们有大风吹不散的热情,更兼有被海洗净的真诚。我的朋友曾来岛上游玩,见到她时,她开口便是赞叹海岛人的热情。她说,自己差点就在一个村庄迷路,环顾四周的石头厝,不知所措。幸好一个坐在门口的老奶奶看出了她的难处,给她指了路,怕她饿,还送了她几个肉包。说着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叫她在岛上多玩几天。这淳朴的民风如何不打动人?还有那黝黑的渔民,坐在岸边,喝着浑酒,豪迈地谈笑着,那场景也很是动人。
  是啊,这就是海岛上的居民,我深爱着。他们用热情迎接四方来客,像风一样在海上起舞,创造对生命的热爱。乱石中崛起的石头厝是他们的智慧;岛上蔓延的绿色是他们对自然的热爱;黑紫的,干裂的皮肤是他们不停息劳作留下的印记。
  我想,这座海岛是刻在我心里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修辞,却蕴含着我的深情,我的期盼。轻轻读着这些诗句,我便看到了满天的蓝和软稠的阳光,听到了家乡人亲切的呼唤。
  那座岛,那片海,是刻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我唯愿看那浪花,在周而复始的拍打中,写出我心中最留恋的两个字——
  平潭。
  指导老师陈惠点评:
  文章细腻优美,有风景,有画面,有人文。结构恰切,清晰而不失灵活,起承转合自然独到。语言清新灵动中又不失韵味,读来令人回味,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平潭意境之中,舒心地感受岛上独特的景致。结尾处,“我唯愿看那浪花,在周而复始的拍打中,写出我心中最留恋的两个字——平潭。”更是一下子触动读者的内心,让人也想到那座岛,去看看那片海。
  平潭赛尔双语学校八年级3班 念玮杭
  海风呼呼地吹过,带着一丝清香,遨游在天地之间;孕育着万物的大海,无论何时,都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当我踏在这片土地时,有一种陌生而又兴奋的感觉。夏日的沙滩和海水,与细雨蒙蒙的春天相比,更显得热情豪放。你看,人们总会穿着五颜六色的泳衣,有的在沙滩上嬉戏、奔跑;有的在海里游泳;有的在用沙子堆城堡;有的带着泳圈,有的在捡贝壳……
  平潭岛也叫海坛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是平潭县主岛,距福州128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平潭往日的路,都是一些坑坑洼洼的泥路,难走极了;而现在的平潭摇身一变,到处都是宽阔的泊油路,道路四通八达。环岛路上,沿途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早已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那个破旧不堪的平潭已不复存在,处处呈现日新月异的景象。平潭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空气是那么的清新,物种是那么丰富……越来越好的舒适生活,平潭俨然成为了宜居的城市,更有“马尔代夫”之美称,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国际旅游岛。平潭不但景点诸多,还有许多美味的特产,海蛎饼就首当其冲。海蛎饼是以新鲜的海蛎为主要原料,搭配上包菜、肉、或者紫菜,然后裹上稠稠的米浆,放入油锅炸透,就成了传统又美味的海蛎饼了。闻一闻,香飘四溢;尝一尝,香脆可口。
  公铁大桥、平潭站、“风筝冲浪”“自行车赛”等国际赛事……平潭正在不断地更新中,而我也在努力地学习中,充实自己,在这信息时代里,吸取更多的知识,和这头“麒麟”一起成长,一起腾飞,共创美好的未来。
  指导老师罗华杰点评:
  文章从海景切入,引出我们美丽的平潭岛。行文流畅,用词形象生动,接着对我们平潭岛的简单介绍,引用名句“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描述了平潭的发展过程及有特色的美食。虽寥寥几笔,但呈现出一个个画面,有梯度感,时代感,也让读者心生向往。最后一起展望,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小作者的内心感受,表现出了新一代平潭少年的风貌,值得赞叹。
  平潭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 吴梓溪
  大家都说平潭是蓝色的,因为海是蓝的,天是蓝的。而我却发现,家乡的颜色是多姿多彩的。
  红帐篷,火热心
  我家小区的广场上,不知何时搭了一个红帐篷,在初春的寒风下格外显眼。每过七天,帐篷外就排起了长队。没错,一周一次的核酸检测开始了。看,医护人员身穿白色防护服,手带橡皮手套,面带口罩,小心翼翼地做核酸,生怕出差错。帐篷外,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拿着大喇叭喊:“所有人带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还有的志愿者检查健康码是否是绿色的,然后测体温。他们冒着严寒,从医院赶来不就是为了我们更方便吗?他们普通的外表下是一颗颗火热的心。
  黄小屋,新美颜
  红帐篷旁,有一天,突然开始建房子。不久,一间黄色的集装箱建成了,干什么用呢?我好奇地一看,原来是一排排垃圾桶,共四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他们像小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在小房子里。每天都有一个志愿者管理,检查垃圾桶分类,定时对垃圾桶进行清擦。你看,志愿者阿姨正在清扫小屋,她顺便把小屋外的垃圾也处理干净。她拨开草丛,找到几个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我们的平潭才走进美颜新时代。
  绿箱子,“衣”旧情深
  我们小区的出入口可见一个绿箱子,是的,这是旧衣服回收箱。我对它不怎么在意,直到——
  一天傍晚,我上学回来,看到打扫卫生的阿姨在绿箱子口看了又看。然后将手中的一大袋衣服投进了箱子里。以前自家不要的衣服都是直接扔到垃圾桶实在太可惜,现在有了回收箱,既方便了大家又能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我又多看了绿箱子一眼,“衣”旧情深,这四个大字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给你一个世界欢欢喜喜,给你一个园地收获美丽,给你一个梦想飞向未来,彩色的家乡是我们用文字赞美不尽的,我们一定会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指导老师林小玲点评:
  本文以“颜色”为线索,从红帐篷、黄小屋、绿箱子三个角度来选取镜头,角度新颖独特。虽为一件件小事,但描绘出平潭发展中涌现出的美好事物人物,给人以启迪。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照应题目,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我曾在平潭最热闹的街道开过一家小吃店,主打早餐,卖些面条、包子、油条、豆浆之类,因为讲求质量,真材实料,也注意研究完善口味,生意火爆,非常受欢迎,每天早晨都是顾客盈门,挤满了小小的店堂。
  生意太好,也有苦恼。因为全用的是方便碗筷,再加上用过的纸巾,吃剩的早餐,垃圾特别多。每天都堆得门前的垃圾桶满满当当,甚至堆成小山,很多时候溢出了垃圾桶,满地都是。
  为这个,负责这一片环卫保洁的刘师傅经常来找我“交涉”,说平潭创建文明城区,而我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特别是一些剩下的汤汤水水,满地都是,非常脏乱,搞得他们经常被上级批评,对于城区文明创建影响很大。这位刘师傅,总有五十来岁,貌不惊人,她老是穿一件橘红色的环卫马甲,因为身材瘦小,显得衣服空空荡荡的。我却总是回避,敷衍了事,顶多解释几句,就不理她了,心想:我这可是交了垃圾费的,又不是让你白干活。再说,这不正是你们的工作吗?有什么好抱怨的!
  正值多年未见的倒春寒,气温下降到几度,寒风凛冽,带来彻骨的寒意。我的生意还是一如既往地红火,毕竟天冷了,大家早上都愿意吃些热食。可是,垃圾桶却没有人来打扫清理,堆得小店门口臭烘烘、脏兮兮的,导致客人投诉。我非常生气,料想是刘师傅故意不打扫,让我难堪,影响生意的。于是,我拿起电话向城管投诉。
  这天很晚了,室外非常寒冷,街上行人寥寥。我收拾完店铺,准备关门打烊,推开门,却发现刘师傅正在门前忙碌着。她身影在昏黄的路灯下显得更加瘦小,正努力把地上的垃圾归置到一处,寒风吹得她的花白的头发飘飞了起来,时不时咳嗽几声。将心比心,这么冷的天,她身体并不好,还在勉强工作,我有些不落忍。
  我赶紧操起一把扫帚,和她一起清理垃圾,总算把门口打扫干净,把垃圾都归置到硕大的垃圾袋里,她已经气喘吁吁,咳嗽得更厉害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好久,她才缓过来,轻轻地说了声:“谢谢!”“你太客气了,这本来就是我店里的垃圾,我自己打扫也是应该的!”“你误会了。我不是故意不来打扫的,实在是今天病了,所以想晚点来工作……”
  “实在对不起,我真的误会了!”我有些愧疚,不知道说什么好。一直以来,其实这位刘师傅说是说,却从来没有影响工作,每天把店门口清扫得干干净净,非常辛苦,非常敬业。这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近年来,平潭创建国际旅游岛,呈现出文明美好新风貌,这里面有广大环卫工人的很大贡献!
   后来,我也注意到小店的垃圾清扫问题,请求客人们配合文明城区创建,就餐后把碗筷放在垃圾桶里,自觉主动地尽量把垃圾归拢到一起,便于刘师傅工作。我也经常出来帮忙。她说,上级再没有批评过她了。卫生越来越好,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这天清晨,我的小店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是刘师傅,还有她的同事——这一片街区负责路面清扫的几位环卫工人。他们穿着统一的新工作服,喜气洋洋。我到门口隆重地迎接他们,还给每个人献上了一捧鲜花,然后迎进门里,安排他们落座。店里的客人都傻眼了,不明所以。而刘师傅他们虽然在这一带工作,却很少坐在店里就餐,因此也有些紧张不安。
  我微微一笑,站在店堂中央,拍了拍手。店里人们的嘈杂声戛然而止,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我。我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宣布:“今天,我们店特别请来一批新客人,他们就是我们城市文明创建的功臣——最美的环卫工人,这是刘师傅,这是张师傅,这是小王,还有老李,欢迎你们!”
  “是这样的。我们这个小店生意好,承蒙各位客人光临捧场,同时我也要感谢刘师傅他们,辛勤工作,为我们小店和客人们营造了一个清洁的卫生环境,同时也为创建文明城市作出了贡献。为了感谢他们,向他们致敬,今天我店特地把师傅们请来,免费吃一顿工作早餐,每人一碗面,两个包子,一碗豆浆。”
  话音刚落,店里的客人释然了,不知谁带头鼓掌,一时间,陆续有人跟上,最后大家都热烈地鼓起掌来。刘师傅他们都兴奋得满脸通红,感激地向大家微微欠身。
  “我还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我店这个助力文明城区创建,关爱最美环卫工人的公益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以后每一天,这几位环卫工人师傅们都可以随时来店里就餐。作为我们致敬文明城区最美环卫工人的一个暖心行动,请大家监督和支持!”其实,这也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在今天宣布出来,表达了一番心意。
  大家的掌声更热烈了,都把热切的目光集中在几位工人身上,而刘师傅他们此刻显然受到感动,眼眶里有泪光闪动……
  作者简介
  倪贤秀,女,年逾花甲,文学爱好者。近年来,已创作和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评论等文学作品数十篇,参加并获得近百项文学征集活动奖项。
  “阿姨,补买厝?丫厉害呀!”(平潭方言)
  “阿姨,嚎紫大声做线脑(平潭方言),北京都听得到!”“阿姨,生活紫好(平潭方言),虾姑来两斤?”
  “阿姨,记记卫生做清楚!”
  在平潭,走在石板路上,走在闹市里,走在沙滩上,无论身处何处,你都会被空气中“大声音”震晕,不知道哪个阿姨是哪个阿姨?
  平潭是个美丽开放文明的旅游圣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浪漫中追蓝眼泪,在晚霞中看日落,在和风中赏海景,静止了无痕的时间,洗去了城市的浮躁,飞扬了天马行空的思绪。平潭的美,美在每一个人的心灵,美在每一片土地,美在每一道风景。而其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平潭阿姨”,因为“她”无处不在。
  曾经,在那个生活水平低下、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艰难是生活的主基调,无论是谁,都不会有一夜暴富、一次成功的可能。于是,平潭阿姨的“大声音”,加入了平潭经济社会起飞的“奏鸣曲”。
  她们不仅仅是在家中务农,同样在建筑工地,在服务行业,在渔船上打拼着,“没空”是她们的口头禅。她们像上了发条一样,永不停歇地奔波忙碌着。即使天未破晓,她们已在沿街摆摊叫卖,或在码头装卸货物;即使夜幕降临,她们还会试图在海滩上找寻海瓜子,或者在礁石上翻转刮海蛎、捡海螺。经历多年的“闯荡江湖”,“平潭阿姨”都留下了无尽的累与痛,但她们从不后悔,只要有一线机会、有一丝可能,她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在滚滚的时代洪流之中拼上一把。平潭阿姨的“大声音”,就是她们冲锋陷阵的“号角”!
  苦尽甘来,平潭阿姨的“大声音”,吼出了“大厝八斗”。
  在全国的大建设中,有近七成的隧道工程都是平潭男人完成的,树立了无数个精品项目,而在家中坚守的另一半——平潭阿姨们挑起了“家”的重担。面对垂垂暮年的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小孩,无助、孤独、寂寞时常伴随着她们,纠纷、烦恼、疾病像大山一样压得难以喘息。巧妇难煮无米之炊,平潭阿姨却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阵地”,妯娌乡邻和睦相处,你来我往,互帮互助,温暖着彼此的心,重新点燃起生活的希望。上山下海,起早贪黑,凌乱的大风吹不灭她们香气四溢的大灶,冰冷的海水冻不住她们挑海蛎的脚步,老人的多病缠累与孩童的偷懒厌学都在“大声音”中化为生活的甘甜,一张张创可贴,一卷卷绷带美丽了生活的手指。在改革开放的变迁中,一个个“厝”里培养出了大学生、留学生、行业精英等等,旧房也从土坯房变成了新的石厝房、商品房,欢声笑语嬉戏打闹成就了生活的乐章。这些美好生活的景象都离不开平潭阿姨对家庭默默的坚守和爱护。
  放眼未来,平潭阿姨的“大声音”,喊出了“明天更好!”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平潭阿姨学会了用智慧、能力、眼界重新包装自己,知性、文明、进取成为了新法宝,上榜、争先、评优成了常用词。风风火火的作风,坚强不屈的个性,在新的历史纪元中昂扬向上,在风驰电掣中如鱼得水。在良好的商机面前,在向上向好的形势下,在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平潭阿姨用“大声音”见证实力,她们将眼光紧盯良好的商机和奋斗的机会。幸福与美好从来都喜欢与奋进的人们厮守终身。
  如今,哪里没有平潭阿姨的身影,平潭阿姨已然成为文明创新的主力军,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美好家园的守护者。“大声音”是她们鲜明的标签,美丽是她们生活的主题。剁手、 金饰和美甲、化妆和保养不再是美少女的专利,岁月也挡不住平潭阿姨扑面而来的“热情”,在志愿环保、广场健身、旅行竞技、售楼部、美容院等都能看到平潭阿姨靓丽的身影。
  平潭阿姨的穿衣风格也紧跟时尚潮流,引领着新风范,走在街头,让你不知是“阿姨”还是“阿妹”。当你远远地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当她们走到你面前转开七彩长裙,问你“艾种卖”(平潭方言)时,我相信,所有人都会说——平潭阿姨,“生丫种”(平潭方言)呀!点个赞!
  作者简介
  薛万频 ,笔名岚一号;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EHS标准体系内审员,红十字救护员,旅行达人;曾在《人民武警报》、《陕西日报》等发表散文诗词作品,在核心期刊等发表专业论文近十篇。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这是我对蓝眼泪的第一印象。
  ——题记
  (一)
  在初夏的海岸边,暮色降临至海面,一层薄纱笼罩般,亦真亦幻,黑压压的追泪人群遍布海滩,只为一睹这蓝眼泪的芳容。随着海浪声起,由远及近,蓝色微光在碰撞中闪烁,融入一朵朵浪花,然后汇聚成锦缎般的长浪,朝着人群款款而来。
  海上仙境,神秘桃花源,东方的圣托里尼……人们总爱用各种各样的词汇来定义这座宝藏海岛;最美环岛路、梦幻蓝眼泪、岛上风车田……这些天地间的海岛万象,成为了仅一眼就沦陷的东南秘境,更是逃离冰冷城市的温柔乡。
  岛外的游客,内心涌动着对自然的朝圣之情,追蓝眼泪是出于纯粹的好奇与浪漫的追求,同时也从精神上带来一场深度疗愈。而对于长久生活在岛上的村民而言,蓝眼泪是夏季里再也普通不过的停留,是出海赶海中的匆匆过客,不足为奇。在这片蓝色的大海里,他们在乎的是生活,是物质保障。这就是区别。
  一切都源于海岛周围优质清澈的水质,把这一份蓝色浪漫保留了下来,也足以让岛上的前辈对后来者娓娓道来。
  蓝眼泪被父亲那一代人叫做“东洋水”,已是近半世纪的事了。据说,大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平潭周边海域就发现了蓝眼泪。 
  早期渔民总以为,三五月近海岸出现的蓝眼泪是从台湾海峡那边漂过来的,而当时台湾海峡以东的海域被称之为东洋,因此,蓝眼泪被自然地唤作“东洋水”。
  父亲从小生活在岛的北部。老家是苏平片区苏澳镇龙头村,村子靠海,那时渔排还未搭建起来,养殖业尚未成规模。盛夏,忙完一日的活,等天暗下来以后,父亲合着一群年少的玩伴,在村头的月牙形海滩上玩水。这是海岛最简朴的夜生活了。有时坐上小舢板,穿过习习暖风,驶向更深的海,惊喜地发现船尾蓝色的光一路追随,拉出长长的行驶轨迹,他说,那是黑夜里,唯一的海上微光。
  如果当时,父亲能懂得身处于如何奇妙的天地与海的浪漫之中,不知会不会有更多的感动与感想?当时只道是寻常。
  经年以后,等蓝眼泪一跃成为海岛“浪漫”“梦幻”的代名词,数十万的人群纷涌而至,在各个海滩蹲守蓝眼泪,当初的那个少年,已成为了略显疲态的中年人。时光催人老,而蓝眼泪未老。在熟悉的蓝眼泪面前,父亲仿佛又回到到年少时期,如蓝眼泪般带着轻盈与自由,面朝大海。
  半个世纪过去,东洋水改名为“蓝眼泪”,而那片蔚蓝色的海,月下的黄金海岸,依然保持着清澈的心,才能年复一年地等来一场又一场的浪漫相逢。
  再后来,父亲放下了船桨,拿起了相机。年少不知蓝眼泪,追泪已成中年人。七八年前,适逢蓝眼泪爆发的季节,他带上装备去各个海岸边蹲点追泪。好几个夜晚他追泪到下半夜才归家,相机里留下不少蓝眼泪的倩影。那片没有光污染的海域,水质极好,海面蓝色荧光清晰可见,用镜头留住美好,这是他为蓝眼泪做的最浪漫的事,也是守护这片蓝色记忆最有意义的事。我问他,再见到这片蓝色,会不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在他的停顿与沉默里,我想,于他而言追逐到的不仅是蓝眼泪,还有在这岛上拼搏半生的辛酸泪了。
  这是父亲与蓝眼泪、海岸的故事。
  (二)
  不知道当下所见的蓝眼泪,是半世纪以前的更美还是现在的更美。可以确定的是,这份美丽已经被更多人看见、追逐与反复爱上。等我回到平潭工作后,也有幸参与到蓝眼泪监视监测的工作中去,因此对这份美丽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片海岸依然保持清澈,怀揣赤子之心。研究人员计划在平潭周边海域选取合适地点,布放新型设备进行长期监测。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一行人居然回到了龙头村老家布点,这个充满着父亲年少追泪记忆的地方,海岸沙滩不曾改变,只是不远的海面上搭起了密集的渔排。近海岸水质清澈,大家一致决定将设备投放龙头村外围渔排水下。这是平潭首次试用由先进院依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研发的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浮游生物水下成像仪,对造成蓝眼泪现象的夜光藻进行高采样率连续水下原位监测研究。也就是说,有了这个仪器,我们就更有可能提前预报蓝眼泪的爆发情况了。
  至此,我们离蓝眼泪越来越近了。
  我想,平潭发展起来了,蓝眼泪才越来越美,科学技术的提升,让精准追泪越来越触手可及。而我们要做的,不是过度地消耗这份蓝色美丽,而是如何留住美丽。
  想起途经北港村的时候,听村民谈起蓝眼泪爆发,许多外地游客前来留宿追泪,又因为蓝眼泪爆发等级不高,蓝光微弱,游客索性就将堤岸上的石块往海面丢。不料,本是无心之举却收获意外的美丽,一瞬间,蓝光乍现,无论是视频录制还是相机拍摄,效果都极好。而后,短时间内堤坝上垒起的石头骤减,无奈之下,村里只得用水泥将石块牢牢封住,并设置障碍物,防止“投石观泪”的闹剧再次上演。
  如此追泪,不免凶猛。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力所能及”。在一切美丽的事物背后,我们要看到的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看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看到的是超越眼前的意义,而不仅仅停留在眼前的美上面。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春天,平潭特地出台了关于蓝眼泪追泪点位选定及管控方案,从明确追泪点位、完善发布和管控机制、设置交通动线等方面,有序引导并规范群众的追泪行为,也借此来进一步提升大家的追泪体验。
  在此基础上,平潭还顺势打造了“三区两点”追泪点,长江澳、坛南湾、龙王头榜上有名,东美村和模镜村紧随其后。由相关单位研究后,第一时间将“蓝眼泪”预测信息推送至“畅游平潭”APP,并对随意发布“三区两点”外的追泪信息,造成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平台,予以处罚。
  有了政策加持,海岛的追泪之旅越来越顺畅了。
  再次回想起蓝眼泪这短暂的一生,平凡却不平庸,为平潭亮起无数次的海上微光。它发光殆尽,极致美丽。在每一次追泪的途中,希望停留在这座海岛上的你和我,彼此如蓝眼泪般绚烂地,为这美丽的平潭而点亮自我。
  建设美好平潭,从每件小事做起,我想,不如就从守护蓝眼泪开始
  作者简介
  林祥鹭,95后,福建平潭人,平潭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一人一猫一笔一世界,记录海岛阴晴雨云四季变化。
  平潭第二实验小学六年(8)班 吴哲瀚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校园中久久回荡着琅琅读书声,这是同学们在朗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从创城开始我们大家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就让我来说说具体提高了哪些吧!
  在还没创城之前,道路拥堵,各种杂物随意堆放在小区门口,停车位不足,停车成为了广大市民的重大困扰,一些车主把车停在人行道甚至盲道上,把市民出行的道路给挡住了。
  创城后,原来拥堵的道路变得井然有序,杂乱堆放在门前的物品变得整齐有序,停车位规划不断地完善,道路两旁规划了四轮车停车位、电动车和两轮摩托车的停车位,并设置了交通指示牌和中间隔护栏。如今,车辆规范地停在路边,原来拥堵的街道也变得宽阔整洁。
  记得有一次,我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差点出了意外。那天我在一个十字路口等待绿灯,抬头看交通信号灯还有四十多秒,才会变到绿灯,我看到左右没有车,向对面马路飞快奔去。站一旁的警察叔叔准备拦住我,但是,我已经到了马路上,我心中沾沾自喜。说时迟那时快,一辆摩托车飞驰而过,与我擦肩而过。我心想,如果当时再向前走一步,可能就躺在一片血泊中了。我的腿吓软了,瘫坐在地上,警察叔叔赶紧把我拉回等候区。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过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自那次开始,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我认为,交通安全人人有责,文明出行更要从你我做起,这不仅为创城加把劲,也是在为生命做保障。
  为创城助力!我们要争做文明少年!为创城助力!为我们家乡美好的明天助力!
  指导老师陈月霞点评:
  这篇作文小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将创城前和创城后的平潭进行对比,写出平潭这座城市的新面貌。再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少年的改变。文章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结尾处发出呼吁——争做文明少年!为创城助力,水到渠成,文章浑然一体,充满正能量。
  潭东初级中学七年(1)班 陈雨萱
  我的家乡——平潭岛,简称“岚”,俗称海坛。
  在我的眼里,它并不大,但好像也不小,能装下许多美好还有各种色彩。在许多人看来,这里是蓝色的。但在我看来,它是五彩斑斓的,是多彩的。
  在道路上,它是橙色的。每每出行,我都能看见许多人在马路两旁,他们是谁呢?他们是环卫工人。只见穿着橙色服装的“小橙子”们,站在太阳下,一边擦额头边豆大的汗水,一边手拿着沉重的整理工具,他们为这里添上一抹动人的光彩。
  在街道上,它是荧光色和红色的。当我准备去游玩时,我能看见到,身穿荧光色服装的交通警察和身穿红色志愿服的交通劝导员,正在吹着口哨提醒我们注意道路安全。不管太阳有多大,不顾风有多狂,为了我们的安全他们总能稳稳的站在那里。这种敬业的精神,不得不让我敬佩。
  在海边,它是耀眼的蓝色。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太阳与他相伴。海鸥在海面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我望着眼前的海,心里无比舒适。海风迎面吹来时,风里夹带着海水的味道,咸咸的,却是沁人心脾的。闭上眼,听着海浪的演奏,让人怡然自得。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我们能看见美丽的“蓝眼泪”,带着璀璨的蓝色荧光。把石头扔进海里,就像蓝衣仙子坠落。海水中荡漾的波纹,掀起了层层荧光。这里如似仙境,平潭的美景,不禁让我们赞叹。
  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让环卫工人减少一份辛劳,做到遵守交通规则,让交通警察和交通劝导员减少一份担忧。
  我爱我的家乡——平潭岛。
  指导老师刘倩点评:
  这篇作文小作者选取的角度新颖,视角别具一格。题为“家乡的颜色”,写的是平潭的美景,用各种代表性的颜色,展现平潭的美,呼吁大家爱护家乡,让美丽的平潭继续绽放她的美。语言质朴,表达传神。足见小作者留心生活的每处风景,这是一篇别具匠心的呼吁环保的文章。
  平潭赛尔双语学校九年(3)班 魏诚
  海子曾说,要建一座朝向大海、春暖开花的房屋。这句话成了多少人心中的梦想。你是否畅想过:清晨推开窗,观看海上潮汐,感受生命的蓬勃;夜晚走出门,海上的星点蓝光,似人鱼鲛泪,坠入浅海。当清凉的海水拂过脚腕,你会惊疑:这是否是人鱼的亲吻?
  平潭,就是这样一座“人间仙境”。
  民国《平潭县志》:“而考平潭所由得名之故,又因中有一石,平如坛,俗呼巨石为磹,后遂作潭。”平潭人和石的缘,从被命名以来便从未断过。“以石砌成一座墙,用石头奏成一首曲”,来到北港村,听击石人敲打着花色的石子,音调高低起伏,连接成曲,似乎是石头在吟唱。待到黄昏后,伴着风,踏在松软的沙滩上,跟小螃蟹来一场捉迷藏吧。那沙滩上的一个个小洞,是嘚瑟得横着走的小螃蟹留下的足印,等待着你去寻找。
  踏上平潭岛,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在风中感受大海的魅力后,且在美食中来一场味蕾盛宴吧。圆滚滚的“时来运转”,如同一块金黄的大汤圆,细尝一口,地瓜皮的糯软,内馅的菜肉混合得恰到好处,微溢的油水掺杂着海鲜的味道而又有嚼劲,反复品尝,只留下“鲜香”二字。
  “天长地久”远看像炸饺,内馅却是花生碎和糖的奇妙组合,白砂糖经过炸后融化在地瓜皮中,使脆且糯的地瓜皮,多了一份甜味,裹上点点花生,使那甜味在味蕾间无限放大,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食毕,走出门,迎面的海风吹来,是谁在低声细语,又是谁在分享着海的秘密?与缠绵的海风一起,去探寻平潭的过去吧!错落有致的石头房,斑驳的墙体,每一个粗糙处,似乎都藏满了回忆。当年,身处国家东南沿海的平潭本是偏僻的小村庄,因常年的大风与其多变的天气,被贴上“不宜居”的标签。而那时的平潭人民,面对严峻的环境,以自己的智慧与辛勤劳动,建成了一栋栋错落有致的石头厝。站在时光的这头,在石头厝的那头捡到过去的漂流瓶,其中蕴含的历史与精神,更是增添了一抹奇妙“平潭蓝”。
  台湾女作家简媜写道:“你的眼里有海,烟波蓝。”在平潭,淳朴的风土人情更是为这里增添了一抹古韵和生机。邻里间的互相问候、帮助,路上遇到外地游客的热心建议,无不彰显着平潭人的友善和热情。假期期间,外地游客不远万里前来“追泪”,看那揉碎了的蓝色银河洒在海面上,浪漫便溢满心头,在度假村留至夜深久久不舍离去。而不管夜有多深,或是迷失了方向,抑或是想找个歇息的地方,平潭人总会真诚地帮助他们。我想,这便是平潭人眼里闪烁的“烟波蓝”。
  风儿不但吹来历史,也吹来未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发展之风”也吹遍平潭。平潭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平潭人听党话,跟党走,守护着远方青黛连绵的山,追寻着最纯真的梦想。当初阳露出海面,粼粼波光会映入多少人的眼?当夕阳西下时,阳光透过形成的斑驳光影,会点亮多少人的梦?蔚蓝的海,青葱的山,又成为多少人所追寻的至美?
  何为旅行的意义?或许是看过惊艳的人鱼鲛泪,走过崎岖不平的石路,尝过一方风味,见过波涛汹涌的海浪,也独自赏过那凄美又壮丽的残日后,方懂人生亦如一场旅行,长途跋涉。
  我有幸遇上平潭,走进平潭,去逢一位名为“海坛”的朋友,饮一杯名为“岚岛”的清酒,共谱一首名为“平潭”的长歌。
  指导老师陈惠点评:
  小作者开篇化用海子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文章奠定了诗意浪漫的基调。接着娓娓道来,从县志上平潭得名的缘由,平潭美食“时来运转”及“天长地久”的奇妙搭配,平潭人石屋的智慧辛劳,平潭人眼里热情淳朴的“烟波蓝”,再说到国家对平潭新时代发展的重视,每一处着笔都恰到好处地撩拨起读者对这座海岛的无限向往。同时,也饱含着平潭少年郎对家乡无限的热爱与期盼。诗意的结尾,意味隽永。
  平潭实验小学四年级5班 黄达闻
  斗转星移,展望平潭,这座屹立于中华大地东南部的海坛岛,正腾飞着,腾飞着,他承载着那些为他拼搏,为他付出的人的希望与辛勤。最美的平潭因为有着最美的人而更加风采奕奕!
  川流不息,交通指挥不停。
  红绿灯下,大街小巷里,一位位身穿蓝衣服绿马甲的交警叔叔挺立着身子,双手如蝴蝶般上下翻飞,火辣辣的太阳来了,晒得柏油路几乎能流动出一层油,汗水顺着他们的发丝,到额头,到脸颊,咸咸的液体融进火烫火烫的柏油路。车辆不断,交通指挥不停!暴风雨来了,披一身雨衣,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悠悠蹿到他们的衣领里,浸湿的衣裳诉说着让我们上学不因交通堵塞而迟到的战绩!
  最美的平潭,最美的蓝衣服绿马甲!
  青山绿水,人人皆是环卫工。
  在去年的寒假,平潭难得一见下起了雪的冬天里,寒风如出笼之虎,张开愤怒的大嘴咆哮着,伸出疯狂的爪子撕扯着出行的人们。这天,妈妈让我去买包盐巴,我缩着被风往衣领里灌的身子,走在马路上,一位老奶奶也在我前面不远的地方颤颤巍巍地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紧握着有点像纸张的什么东西,突然,她在一个角落的垃圾桶旁停了下来,一眨不眨盯着垃圾桶上的字,微微张开紧握的手,真的是一团纸!她缓缓颤动着手,伸向可回收垃圾桶,把纸送了进去。海滩上、石板路旁、绿林边……这种身影比比皆是!
  最美的平潭,最美的环保小卫士!
  疫情出没,白衣天使不言累。
  新冠病毒袭卷世界,如恶魔吞噬着人们的幸福生活。医生伯伯,护士阿姨以白衣为铠甲,执一翘舌板,披星戴月实现平潭人民全民核酸检测!难道他们不怕病毒,不怕死神的怀抱吗?不,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因为他们医者仁心,只因为他们心中忘记自我,记挂为平潭守住一方安宁详和!
  最美的平潭,最美的逆行战士!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正是有了这群最美的人,平潭才能青山绿水相伴,才会富饶、蓬勃,让我们万众一心为建设最美的平潭,做最美的平潭人!
  指导教师严云 点评:
  本文以“最美的人”作为线索,分别从交警、环卫工和医生三个角度摄取镜头,加以精心的描绘,既体现了角度的不同,又以点带面的拓展开主题:“正是每个人的付出,才建设出最美的平潭。”
  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每个片段都是总分总的形式,形成了排比的结构,比较大气。结尾再以相近的句子回扣开篇,首尾照应,珠联璧合。
  平潭实验小学三年级2班 念芷欣
  我的家乡——平潭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小岛,听爷爷说,过去的平潭岛“风大、沙多、环境差”,可是我看到的平潭岛,却是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爸爸说,那是因为平潭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座距离宝岛台湾只有68海里的岛屿,建起了世界上最长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复杂风浪环境下建设的海峡大桥!新修的道路四通八达,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平潭越来越美了!
  妈妈告诉我,平潭人最是淳朴善良。旧时以出海捕鱼为生,男人出海捕鱼,女人闲时则在家修补渔网,或看着男人们整修渔船。如今,人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每到渔船靠岸,你会看到许许多多勤劳忙碌的身影,但他们脸上始终洋溢着的笑容,为平潭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
  太阳从东方缓缓地升起,天渐渐亮了,阳光洒在脸上暖暖的,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了,此时学校的路口真的是水泄不通,但你会发现同学们依然井然有序地前进。原来,是家长志愿者穿着鲜红的马甲,站在人群里指挥、牵领着一只只小手安全过马路。她们没有钢盔,没有军装,唯独穿着写着“志愿者”三个字的红色马甲,站在人群中用爱心接力着每一个未来的花朵。她们是孩子们保护天使,那一道鲜艳的中国红,为平潭的美又添一笔!
  在街上,你还会经常看见一抹“橙色”,原来那是环卫工人在打扫街道。阳光的照射下,他们那橙色的制服显得格外耀眼。他们不辞辛苦、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她们是当之无愧的美容师!因为她们,平潭更美了!
  平潭,美了!我爱平潭——我的家乡!
  指导教师魏云娥 点评:
    这篇作文小作者取材新颖,构思巧妙。题为《平潭,美了》,但写景的句子却没有几句,而是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画面,来展现平潭与众不同的美,语言简洁而朴实,情景融合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平潭实验小学一年级7班  林嘉钧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告诉我,以前平潭的路都是石头路、沙石路或者水泥路,一到刮风下雨,到处都是沙土飞扬,还有很多垃圾在空中飞舞。
  慢慢地,我长大了,爸爸决定带我出去瞧一瞧平潭的路。我发现平潭的路并不像爸爸口中说的那样,而是清一色的柏油马路,路边也有美丽的花草树木,更有漂亮的环岛路……爸爸告诉我,那是改革开放,为我们送来了一条条更加宽广灿烂的路。
  每当我早晨去上学的时候,总会看到路上有很多叔叔阿姨在默默地打扫路边的垃圾,后来妈妈告诉我,他们叫环卫工人。这时候,我才明白,原来这些漂亮整洁的路,不仅需要伟大的建设者建设出来,还需要勤劳的环卫工人来保持它们的干净和美丽。
  家乡的路陪伴着我成长,它们在变,家乡也在变,祖国也在变。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呼吁大家不要乱丢垃圾,保持道路的干净整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的家乡——平潭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美好!
  指导教师张玉 点评:
  《家乡的路》把小作者带回到印象中的童年。他从自己的成长出发,以父亲童年印象中的路与自己童年印象中的路进行对比,伴随着小作者的成长足迹,呈现出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路”不同的样貌。
  文章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活泼与天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充满了正能量。表达真挚情感,美好心愿——保护家乡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对现在的孩子具有教育意义。
主办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作委员会宣传与影视发展部
运行管理:平潭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