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各地文明网站
打卡穿越风浪的海峡天路
来源:平潭网 发布于:2023-06-13 16:07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工程》(暂定名),涵盖《中国桥》和《中国港》两部分共20集,每集5分钟。而我国首座跨海公铁大桥、世界最长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也被选为《中国桥》拍摄点。
  在岚拍摄三天里,摄制组前往龙王头、仙人井、东美村、小练岛、霞屿村等地取景拍摄,聚焦跨越山海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展现平潭海洋生态美景和妈祖文化。此次,记者跟随摄制组打卡穿越风浪的“海峡天路”,记录下拍摄路上的苦与乐。
  跨越山海 天堑变通途
  “基础设施建设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名片’,基础设施助推经济起飞,关系着民生。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创造了多个历史之‘最’,它又处于中国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平潭,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既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工程,也是一座联通两岸的连心桥。”在小练岛,看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横卧在碧波之上,央视纪录片导演刘昀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2020年底,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福平铁路投入运营,结束了平潭不通铁路的历史。平潭自此进入“高铁”时代,与福州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该桥起自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在苏澳连接平潭岛,全长16.34公里,其中跨海段超过11公里。
  从2013年开始施工,七年磨一剑,大桥建设者们历时2500多天,进行多项科技创新,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而建成,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建造跨越海峡的公铁两用大桥。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福平铁路项目的总工程师赵振丰,随同摄制组采访拍摄,他是大桥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为了参加这项超级工程建设,赵振丰在平潭待了七八年,他笑称自己:“从20多岁的小伙熬成30多岁的大叔,但参加建设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
  站在平潭龙王头的取景拍摄地,听涛声阵阵,看波涛翻涌,当初建桥的艰辛场景又浮现在赵振丰眼前,“桥址所处的台湾海峡风大、浪高、流急、岩硬,受大陆与台湾岛之间海峡上的‘穿堂风’影响,常年6级风以上的天数近300天,业界把这里视为‘建桥禁区’”。
  但这样的“建桥禁区”也没有难倒建设者们。为了监测风浪潮,中国铁建大桥局专门建立了一个“复杂海洋环境的风浪检测技术研究”课题,并开发了一套预报监测平台,实现桥址3到7天内的风力和海浪预报,精确到具体桥墩,如同三国里借东风的“诸葛孔明”,帮助项目施工。
  “大桥完工通车,此次回岚我看到桥上川流不息的车流,感觉一切付出都很值得,人生难得建设这样的超级工程,能参与建桥是我一生的荣耀。”赵振丰感慨道。
  多地取景 山海入画来
  “平潭哪里的浪大?我们需要浪花击打礁石的近景特写,越靠近大海越好。”拍摄第二天,摄制组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驱车从龙王头出发,摄制组一行赶往仙人井、东美村等地进行取景。仙人谷是仙人井景区最知名的景点之一,此处两边的崖壁一边临海,一边靠山,陡峭笔直,就像是“仙人”用把“利剑”把临海的小山劈成两半,露出一个面朝东海的门户。海水轰轰灌入,涨潮时,惊涛拍石,让人称奇。
  脚底下,千百年被海侵海蚀的石头个个圆滑如鹅蛋。摄制组一行小心翼翼地拿着摄像机和脚架,麻利又熟练地爬上一块相对较为平坦的岩石,架好设备,投入紧张拍摄中。
  画面的慢镜头里,波浪冲击着岸边的礁石,一瞬间粉身碎骨,浪花四溅,场面蔚为壮观。负责航拍的摄像师熟练地操作着FPV穿越航拍机,绕着仙人井景区飞行,完成俯冲、升降等高难度动作,绵延的海岸线、古朴的渔村风光尽收眼底。
  摄制组拍摄时已是中午时分,景区仍有大量游客涌入。仙人谷里,阵阵涛声和游客熙熙攘攘的声响,混成一片,十分热闹。“没想到中午休息时间还有这么多游客跟我们抢C位,平潭国际旅游岛的人气真足。”摄制组打趣地说。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设投用,方便了外地游客来岚。周末来平潭旅游的福州市民林振点赞平潭,有高铁直通平潭很方便,早上坐高铁来平潭,逛逛景区,吃吃海鲜,晚上就可以回福州了。“没想到来景区打卡,还能邂逅央视摄制组来拍纪录片,真是不虚此行。”林振说。
  平潭的妈祖信俗文化也是此次摄制内容之一。在霞屿天后宫,摄制组架起“长枪短炮”,拍摄充满历史年代感的天后宫的全貌。霞屿天后宫自建立以来,见证了平潭沧海桑田的变迁,也见证了平潭与台湾的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康熙年间岚岛设海坛水师总镇,戍守台湾澎湖的将士每三年换防之时都会在霞屿天后宫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妈祖信俗文化搭建起两岸文化的交流桥梁,海上和平女神妈祖信仰是沿海地区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希望在纪录片中也能呈现出岚台独特地域文化的另一面。”刘昀说。
  联结两岸 绘就新蓝图
  拍摄的最后一天,摄制组驱车前往长乐松下,从这里的渡口码头,乘坐快艇前往屿头乡的乐屿进行拍摄。
  “隆隆隆”的马达声轰鸣,快艇在海面上劈波斩浪。晨初的太阳慵懒地将海上的薄雾驱散开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如海市蜃楼一般,逐渐露出了真容。由于距离太远,坐在船上看到的大桥,就像海与天之间一条细细的银线。
  “别急,我带你们去岛上的最佳观测点,那里能拍到最美的大桥全貌。”随同摄制组拍摄的屿头乡办事处负责人林学密说。
  乐屿村位于平潭西北方,地处长乐、福清、平潭三地交界处,与福清元洪码头和长乐松下深水港隔海相望,是平潭西北最偏远的一个孤岛。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毗邻乐屿,在岛上能近距离看到大桥连通长乐平潭两地。
  快艇不过十多分钟,摄制组一行就到了目的地。沿着道路蜿蜒而上,爬上一处小山包,这里是村里的最高点。眼前,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尽收眼底。大桥如海上飞虹,将长乐和平潭连接起来,岸与海之间,一艘艘渔船,正顺着洋流,从大桥下穿行而过,在海面上呈现千舟竞发、百舸争流之势,其景壮观,其势磅礴。
  山脚下,临海林立的石厝边,金黄色的油菜花田,随着春风重重叠叠地摇摆,似金浪般涌动,与隔海相望的大桥,构成一幅美丽的视觉奇景。向南可以欣赏到屿头乡闻名遐迩的景点——厝梁礁。
  “以前乐屿交通不便,如今码头、避风港、水泥公路、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现在还能近距离看到雄奇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吸引不少旅游、摄影爱好者打卡,相信这里迟早会变成网红打卡地。”林学密信心十足。
  “岸对岸、岛连岛,海上飞彩虹,天堑变通途,在这里看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确实更震撼了。”站在小山包上,刘昀说,一座座大桥勾勒中国发展的足迹,从斜拉到悬索,从跨江到跨海,中国“桥梁家族”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和品质,迈向世界前列。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设,意义非凡。它汇集着‘中国智造’的科技成果,离不开桥梁守护者们的日夜坚守。”刘昀说,此前有人评价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不可能”的工程,你看它现在,不仅站在海里,还跨越了海峡。
  刘昀拿出手机地图,搜索“京台高铁”,地图上显示出“京台高铁线路图(建设中)”。根据地图软件显示,京台高铁起点为北京、经天津、福州、平潭等跨过台湾海峡,在台湾地区设高铁新竹站,终点为高铁台北站。
  “现在地图上都能定位到京台高铁了,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从北京出发,坐着动车去台北。”刘昀笑着说,这几天的拍摄很顺利,山海风光留下了深刻印象,“唯一可惜的是没有追到蓝眼泪,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平潭‘追泪’。”(融媒体记者 陈澜清)
主办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作委员会宣传与影视发展部
运行管理:平潭文明网
E-mail:pingtanwm@163.com